| 
| 电磁离合(制动)器控制电路 |  
|  |  
| [大
中 小] |  
|  |  
| 
| 电磁离合(制动)器线圈供电均为直流电源,其容量应大于相应规格离合(制动)器线圈消耗的功率(PH),并保证离合(制动)器线圈两端的工作电压为相应规格的额定电压UH。 当无法从电网获取电能时,可用蓄电池组作为离合(制动)器的供电电源。
 |  
| <一> 基本控制电路 1、离合(制动)器控制电路(图1)及离合制动器总成 控制电路(图2)
 B-变压器
 Z-整流器
 K、K1、K2-转换开关、按钮或接触器触点
 DL-离合器线圈
 DZ-制动器线圈
 RO-电阻
 D0-二极管
 |  |  
| 电阻Ro与二极管Do是用来保护励磁线圈的,即在断电时感应过电压不致击穿线圈绝缘而设置的。电阻Ro的取值一般为离合(制动)器线圈电阻值(R=UH2/PH)的(4~10)倍,二极管Do为离合(制动)器线圈励磁电流(I=PH/UH)的(0.5~1)倍,反向电压在200V以上。 |  
| 2、失电制动器基本控制电路(图3) Rf-分压电阻
 C-电容
 J.J1~J5-接触器触点
 D1~D5整流二极管
 RX-限流电阻
 B-变压器
 Do-二极管
 Ro-电阻
 |  |  
| 电阻Ro值一般取制动器线圈电阻(R=UH2/PH)的(4~10)倍,二极管Do为制动器线圈励磁电流(I=PH/UH)的(0.5~1)倍,反向电压在300V以上。 如果制动器线圈额定电压不等于99V(或170V),可以采用变压器通过整流达到所需的电压值。也可参照图1的控制方式。 |  
|  |  
| <二> 特殊控制电路 1、电磁离合(制动)器在使用时,要求接通时间短,就必须对电磁离合(制动)器励磁线圈采用快速励磁电路(图4),以提高电流的上升速度。
 |  
| Rf-分压电阻 C-电容
 J.J1~J5-接触器触点
 D1~D5整流二极管
 RX-限流电阻
 B-变压器
 Do-二极管
 Ro-电阻
 |  |  
|   图4(a)、(b)、(c)三种控制方式,在回路中均串入了电阻Rf,减小了回路时间常数τ值。从而缩短了离合(制动)器的接通时间。电源电压U一般取(2~4)倍的离合(制动)器额定电压UH值或更高,视接通时间的要求来决定。电阻Rf=UH/IH,其功率P>IH(U-UH),电容C取值为(200-2000)uF,耐压取10倍以上的UH值。为避免电阻Rf上消耗功率,对功率较大的离合(制动)器,可采用图4(d)控制方式,图中Rx为限流电阻以保护半波整流二极管D5。2、电磁离合(制动)器在使用时,要求断开时间短和消磁剩磁,就必须采用消磁电路。同时,起到了对励磁线圈和开关触点的保护作用(图5)。
 |  
| J1~J5-接触面触点SJ-时间继电器触点
 Rd.RC-电阻
 C-电容
 |  |  
| 图5(a)的控制方式,在消磁回路中串入电阻Rd,其值一般为(8-10)倍的离合(制动)器励磁线圈电阻值。利用时间继电SJ常闭触点的闭合得电延时断开,来控制反向消磁时间。图5(b)当离合(制动)器通电的同时,电源通过RC对电容C充电,最终达到稳定值UH,当离合(制动)器断电时,电容储存的电能对离合(制动)器反向放电。阻值RC一般为(8-10)倍的离合(制动)器励磁线圈电阻。 3、当离合(制动)器在使用时,要求接通时间快,又要求断开时间短,可采用图4与图5合理组合的控制电路。一般适用于离合(制动)器动作频率较高或定位准确的场合。
 总之,要想达到理想的效果,可根据接通时间和断开时间的具体要求,选取适当电路参数和控制方式来达到目的。
 |  |  
|  |  
| 出处: 作者: |   
 |  |  |